企業TPM管理怎樣避免發生錯誤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2017-08-10 丨 瀏覽次數:
TPM咨詢管理是企業工作重點,是一個企業實現精益生產管理活動的重要措施。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現在都已經有很多企業從推行TPM的過程中受益匪淺,TPM確實能夠給企業帶來幫助,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企業在TPM的推行之路中都是成功的,那么我們該怎樣減少過程中的失誤呢?以下是TPM咨詢公司總結的關于減少失誤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TPM管理
1.TPM管理-改變觀念
要改變傳統心智模式,確定:
(1)設備是人使它故障的。
(2)人的觀念和行動改變了,能使設備故障為零。
(3)要從“設備一定會發生故障”轉變成“不使設備發生故障”和“故障可以達到零”的TPM管理這一新觀念。
2.TPM管理-劣化原因分析
(1)劣化原因的結構。劣化原因可能是單一因素、多因素或復合因素。
(2)劣化原因的漸變過程。劣化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3.TPM管理-達到零故障的六個步驟
(1)使潛在的故障明顯化(即找出潛在的故障)。
(2)使人為劣化轉變為自然劣化。
自然劣化:由于設備的運動、負荷、時間等物理、化學原因而引起的壽命降低和性能劣化。
人為劣化:使用不當、保養不善、損壞性維修或其他人為原因引起的性能降低和壽命降低。
要通過根除劣化,強化清潔、緊固、潤滑等保養環節,保持設備基本狀態來避免人為劣化,保持其自然劣化狀態。
(3)改善設計。通過不拘泥于原設計的改善維修,主動維修方式,使劣化徹底根除,反饋到設計部門,改善設計,提高新設備的可靠性,達到維修預防的目標。
(4)徹底的預防維修。設備可分六大系統:①氣動系統;②潤滑系統;③液壓系統;④驅動、傳遞系統;⑤變速系統;⑥電氣控制系統。
對這六大系統進行定期的檢查,看是否有異常,并研究其自然劣化的周期,及時予以修理、更換是十分必要的。
鑒于各系統及系統內元器件、部件的劣化并不一定同步,可用項修、小修代替大修,并適當延長其修理周期,以降低維修成本。
良好的TPM管理預防維修實踐要點為:
①研究零部件自然劣化周期,確定其使用壽命;
②配備點檢標準表格,定期點檢;
③設定劣化基準,以便及時取代劣化零部件;
④提高維修方法技能。
(5)TPM管理-走向預知維修和狀態維修。
預知維修是通過監測設備狀態來確定維修時間的方法。
在計算機軟件、檢測手段不斷進步的條件下,TPM管理即從預知維修轉入狀態維修。狀態維修應該是預知維修發展的結果,是更高階段的預知維修。
(6)TPM管理-提高人的可靠性。
①人的行為來自知識、規則和技能。
②人的失誤是必然的。
心理:忘記,忽略、漏掉,沒注意,記錯,不關心,誤解。
行為:過多,過少,過大,過小,反向,過快,過慢,無反應。
損失:操作失誤,維修失誤,無對策,對策不力,對策錯誤。
③減少人的失誤靠管理。
內容:合理分工,用人得當;定置、目視化、標記化管理;行為規范。
訓練: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心理、物理環境。
目標:在進行TPM管理過程中,讓容易失誤的事情難于發生,讓難于正確的做法易于實現。
本文素材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