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設備采購與供應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2017-07-23 丨 瀏覽次數:
物資的供應與設備采購是生產型企業的根基,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產品質量、企業聲譽,甚至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如何加強對供應與采購部門的管理始終是企業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消耗、最大的保證來組織供應物流,因此,通過設備集中采購和統一平臺競價采購,在合理降低設備采購成本同時,要加強質量監管,對質量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關鍵詞:設備;采購;供應;安全;質量
一、設備采購計劃
采購計劃是根據生產部門或其他使用部門的計劃制定的包括采購物料、采購數量、需求日期等內容的計劃表格。有計劃采購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為企業組織采購提供了依據;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要根據使用單位上報技術要求,匯總設備采購計劃,統一進行采購。可以發揮集團公司規模采購優勢,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企業設備采購
二、設備采購
采購是供應物流與社會物流的銜接點。它是根據企業生產計劃所需要的供應計劃制定采購計劃并進行外購的作業層,需要承擔市場資源、供貨方、市場變化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饋任務。
如果所采購的設備有質量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在采購中要徹底保證設備采購的質量,以求防患于未然。企業應與供應商達成明確的質量保證協議,以明確規定供應商應負的質量保證責任。同時,要定期對供應商的質量體系進行評價。特別是煤礦井下用設備,因為井下工作面臨著井下生產的煤塵、瓦斯、火災、冒頂、水災等災害的威脅,所以井下用設備必須具有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發放的合格的煤安標志證書和防爆證書。
設備采購區別于不同情況可以采用公開招標采購、邀請招標采購、戰略采購、單價談判采購、詢價采購、競爭性談判采購、小額現金采購等方式進行。
控制、減少所有與采購相關的成本,包括直接采購成本和間接采購成本。設備直接采購成本即設備的采購價格的控制與降低,可采取提高采購工作效率、定期談判、優化供應商、實施本地化采購、與供應商共同開展改進項目等多種途徑。設備間接采購成本控制與降低包括縮短供應周期、增加送貨頻率、減少原材料庫存、實施來料免檢、循環使用原材料包裝、合理利用相關的政府有利政策、避免匯率風險等。
簽訂采購合同首先要審查合同的主體是否合格,如果合同主體不合格,那么所簽訂的合同書無效。在談判正式開始之前,要認真搞好主體審查,看對方有沒有資格做這筆交易。看對方的營業執照,了解其經營范圍,以及對方的資金、信用,經營情況,其項目是否合法。其次要起草合同文本,合同必須有嚴密的條款,談判所涉及的數量、質量、貨款支付以及履行期限、地點、方式等,都必須嚴密、清楚,否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合同太籠統了也不利于合同的履行。合同必須明確雙方應承擔的義務和違約的責任。
設備到貨后組織機電管理部門,使用單位和廠家共同驗收,對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配件、專有工具、煤礦安全標志證書等進行驗收,確保質量安全可靠。
三、庫存管理
供應中斷將使生產限于停頓,所以必須有一定的儲備,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這種儲備包括正常庫存和安全庫存。正常庫存是各個環節不發生斷貨情況所需要的最低庫存水平。安全庫存是發生意外事故和受不可知因素的影響,供應活動受到阻礙時,保證生產平穩運行而設置的庫存。對與大型設備來說,配有合理數量的易損配件是必不可少。
一個完整的庫存控制系統所涉及的內容遠不止是各種定量庫存模型,而是必須考慮如下方面:開展需求預測和處理預測誤差;選擇庫存模型,如經濟訂貨量(EOQ)、經濟訂貨間隔期(EOI)、經濟生產量(EPQ)、物料需求計劃(MRP)、一次性訂貨量(SOQ);測定存貨成本;用以記錄和盤點物品的方法;驗收、搬運、保管和發放物品的方法;用以報告例外情況的信息程序。
四、倉庫管理
倉庫管理指的是對倉儲貨物的收發、結存等活動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為企業保證倉儲貨物的完好無損,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并在此基礎上對各類貨物的活動狀況進行分類記錄,以明確的圖表方式表達倉儲貨物在數量、品質方面的狀況,以及目前所在的地理位置、部門、訂單歸屬和倉儲分散程度等情況的綜合管理形式。
大型設備有時需要配合工程進度安裝,并不是所有的設備到貨就要安裝,這時就可以把設備放到倉庫里。為了設備的安全可靠,就需要倉庫保管對設備進行合理的存放,以防設備的性能及安全受到影響。
五、TPM設備理咨詢公司關于設備采購結語
對于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想要得以生存并發展壯大,穩定生產,合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是無法回避的選擇。由于設備采購的成本在項目中所占的比例重大,控制采購成本和緊抓設備安全、質量成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環節。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采用設備采購手段,同時兼顧設備質量,加強對供應廠家的質量監管,為企業的光明未來作出更多的努力。
- 上一篇:TPM進口租賃設備的基礎管理
- 下一篇:TPM“創新”特種設備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