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TPM管理的三大要素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2018-10-23 丨 瀏覽次數:
TPM咨詢公司概述: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國的生產維修體制的基礎上,同時也吸收了英國設備綜合工程學、中國鞍鋼憲法中群眾參與管理的思想。所以,TPM管理的含義是全員參與維修管理。企業在推行TPM管理時,一定要從它的三大要素入手,快速使TPM管理落地實施。
TPM管理改變精神面貌
一、TPM管理的三大要素
1、提高工作技能:不管是操作工,還是設備工程師,都要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沒有好的工作技能,全員參與將是一句空話。
2、改進精神面貌:精神面貌好,才能形成好的團隊,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3、改善操作環境:通過5S等活動,使操作環境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興趣及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設備事故。現場整潔,物料、工具等分門別類擺放,也可使設置調整時間縮短
二、從TPM管理三大要素入手的管理措施
1、TPM管理效果透明化
企業在推行TPM管理策略中,要想讓員工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最為關鍵的要素就是要創造局部的變化,并消除員工的認知盲區。也就是說,管理者通過在現場部門創造出快速的變化,讓員工在第一時間看到這些變化,從而讓他們增強改善活動的信心,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引導員工積極參與改善
如何引導員工參與企業的改善一直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因為企業在改善中僅僅依靠幾個管理者的力量顯然不能夠實現TPM管理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改善中,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但是,究竟應該如何引導員工呢?其實,要想讓員工參與到改善中,就需要讓他們感受到企業的發展動力,以及自身在企業中的價值。如果員工在企業中看不到發展前景,或者自己的價值無法在企業中得以體現,那么他們就不太可能和企業一起進行改善。因此,企業應該鼓勵員工,并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這樣才能激發出員工的熱情,以便讓他們加入到改善的行列當中。
3、TPM管理目標不斷循序漸進
想要讓TPM管理活動執行的效果明朗,企業應該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在現實中一些企業卻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一開始就將目標定得非常高,員工不僅會產生遙不可及的感覺,還會喪失改善的信心和動力,最終企業的改善活動也以失敗告終。其實最科學的方法是,不斷提出更高的目標,而不斷提高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企業應該根據改善執行的情況,在適當的時機提出不同的目標,逐漸提高目標層次,從而提高效率。
- 上一篇:TPM管理如何應對六大損失
- 下一篇:什么是TPM設備管理點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