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機械設備的故障診斷與維修措施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2017-12-21 丨 瀏覽次數:
一、TPM培訓公司提出機械設備故障診斷的措施
?。?)檢查
在設備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首先要判斷故障出現的具體位置和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目測故障板,仔細檢查有無由于電流過大造成的保險絲熔斷,元器件的燒焦煙熏,有無雜物斷路現象,造成板子的過流、過壓、短路。
?。?)系統自診斷
數控系統的自診斷功能隨時監視數控系統的工作狀態。一旦發生異常情況,立即在CRT上顯示報警信息或用發光二級管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這是維修中最有效的一種方法。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興起了新的接口診斷技術,JTAG邊界掃描,該規范提供了有效地檢測引線間隔致密的電路板上零件的能力,進一步完善了系統的自我診斷能力。
(3)功能程序測試法
功能程序測試法就是將數控系統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編程或自動變成的方法,編制成一個功能測試程序,送入數控系統,然后讓數控系統運行這個測試程序,借以檢查機床執行這些功能的準確定和可靠性,進而判斷出故障發生的可能原因。

機械設備的故障診斷
?。?)接口信號檢查
通過用可編程序控制器在線檢查機床控制系統的接回信號,并與接口手冊正確信號相對比,也可以查出相應的故障點。
?。?)診斷備件替換法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電路的集成規模越來越大技術也越來越復雜,按常規方法,很難把故障定位到一個很小的區域,而一旦系統發生故障,為了縮短停機時間,在沒有診斷備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相同或相容的模塊對故障模塊進行替換檢查,對于現代數控的維修,越來越多的情況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診斷,然后用備件替換損壞模塊,使系統正常工作,盡最大可能縮短故障停機時間。
二、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措施
?。?)做好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測
由于特種設備是屬于危險性較大的設備,易發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傷害,以及機械設備、公共設施等重大的財產損失,為保證其正常運行,必須進行定期和巡回檢測檢驗,以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
?。?)合理選擇維修方式
從故障的發展過程看,有磨損型的規律性故障,即磨損程度與時間有關。還有偶發型的隨機故障,即發生故障的概率與時間無關。這兩種故障中,均包含有發展期和無發展期的兩種故障,規律性并有發展期的故障,因其有規律,故障發展過程有征兆,可以預測、觀察和記錄,故宜采用狀態維修;規律性但無發展期的故障,如疲勞斷裂、電氣元件損壞等,當出現在重點零部件上時,最好按其使用壽命期,采用定期更換或修理的方式。
?。?)提高認識,明確強制保養的原則
所謂強制保養,是對保養的硬性規定,必須按時進行,決不能因為施工緊張而不安排時間、人員進行保養。要開展現代化設備管理教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設備管理者明白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壽命,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保養工作的好壞。如忽視機械技術保養,只顧眼前,直到機械設備不能運轉時才停用,則必然會導致設備的早期磨損、壽命縮短,各種材料消耗增加,甚至會危及安全生產。
?。?)建立健全保養制度,合理確定維護保養周期
施工企業應該采取定期維護、保養、檢查(點檢)制,執行“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定班保養、定期保養、巡回保養制度,并按各級保養規程執行,低級保養由操作人員進行,高級保養由維修人員會同機械操作上進行。同時,維護保養周期應根據機械設備使用維修的實際情況,收集使用維修的各種數據,分析機械設備各子系統的使用標準,故障出現的規律等多種因素綜合確定,其方法有概率統計法、技術一經濟分析法和維護作業統計法等。
?。?)強化機械設備保養的技術管理
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及時維修是強化其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首先,加強保養,確保設備技術狀況良好,要樹立“按時保養、按級保養、按項保養”的思想,突出“科學性、強制性、預見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設備及時修復。在設備維修工作中要配備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維修人員,突出預防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注重裝配工藝和優化修復工藝。另外,要注意加和設備生產廠家的溝通聯系,與生產廠家建立友好的協作關系,確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轉,以防因關鍵設備維修而耽誤工期。最后,將技術保養上作制度化、規范化。各類型的機械設備在“使用和保養手冊”中都有明確的保養規定,在實際上作中對此要強制企業相關人員重視起來。
總之,安全生產的基礎是機械設備的完好運行,要按照機械設備本身的客觀規律,科學地進行維護和保養,以保持機械設備處于完好的狀態,最大限度地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減少設備壽命周期內的維修費用和其他非正常開支,提高企業的效益。
- 上一篇:TPM設備潤滑的6大誤區
- 下一篇:TPM設備故障診斷為企業帶來效益